19 4 月 2016

避而不震:談硬尾MTB的避震前叉設定

下沉量,對於硬尾車重要的設定

Sag(下沉量):指騎士坐在車上且未施力情形下,以自身體重所壓縮避震器的行程量,通常以百分比來呈現。舉例來說,以一支避震行程100mm的前叉,當騎士坐上座墊進入騎乘姿勢時,前叉就下沉20mm,就代表下沉量20%。要設定正確的下沉量一點也不難,透過以下幾個步驟即可完成。首先,確認彈簧的彈力係數(Spring Rate)是否適合你的騎乘型態,並且足夠支撐你的體重。第二,確認前叉有足夠長的避震行程,確保在行經崎嶇路面時有充足的循跡性。

全時保持輪胎與地面的抓地力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通過低窪凹陷的路面。如果避震前叉的下沉量不足,在騎乘凸起或凹洞的路面時就可能騰空,或許說輪胎與地面的距離只是失之毫釐,但在失去抓地力的騎乘下,確實容易發生危險。還有,如果避震前叉設定的太硬、下沉量太少,在行經爛路也容易犧牲抓地力及穩定性。但如果你是作為追求踩踏效率最大化的騎士,建議你更換硬前叉或是將避震器調硬一些,並且利用改變身體重心來應戰路況。

避震前叉設定好,林道越野沒煩惱。

設定下沉量 

目前的避震前叉以氣壓彈簧為主,只要調整氣室壓力就可改變下沉量,找一根避震器用的高壓打氣桶即可調整。另外,如果你的前叉是採用線圈彈簧,很可能彈簧不是太軟就是太硬 (依下沉量來判定),這時候你會需要更換不同彈力係數的線圈彈簧。一般來說避震前叉製造商會提供多種不同彈性的彈簧,並以顏色作為區分。

照著做…你也能快速設定下沉量
• 全副武裝單車裝備,以你平常的騎乘姿勢坐上你的車,你可能需要扶著牆或是旁邊有東西支撐著,以站姿或改變身體的重心來讓避震前叉作動個幾次。別去按壓煞把。儘可能將重心移到單車上,手只是輕扶著牆壁,或是說以手肘撐牆也可避免體重移轉到牆壁。 

• 精確的將下沉量O型環回推到軸封的位置 (也可用束帶綁在前叉內管上,使其能固定在某處而不會回落)。接著,下車,小心不要晃動到避震前

• 用尺來測量O型環或束帶移動了多少距離,測量單位要精確到mm。接著,以下沉量來除以避震前叉行程再乘以100來得到百分比。如果你的避震前叉行程100mm,那就簡單多了,量尺測得的距離(mm)就等同於下沉量百分比。

• 以5psi作為調整間距。對於XC車款而言,下沉量設定在總行程的20%是很好的起始點,並以上下5%為調整極限。

• 對於避震行程較長(130mm或更長)的車款,下沉量25%是不錯的起始點。 

回彈阻尼調整 (Damping – rebound)

有了適合彈性係數的彈簧後,下一步要控制的是回彈速度。基本上,大部分的避震前叉都會有回彈阻尼的調整鈕,這是用來減緩前叉下壓後,彈簧要恢復到原來狀態的力道。回彈阻尼要調整到快慢適中,太快的話前叉用起來就會像小馬彈力車,多少的力量壓下去,就會有幾乎對等的力量回彈到你的手上,這會導致車子難以操控。反之,如果回彈速度太慢,會導致上一次的避震回彈尚未到位,又要進行下一次的前叉作動,在這樣始終來不及的回彈,避震前叉騎經幾個坑洞就會觸底了。

將回彈阻尼調整環開到最大,接著轉到另一端數數看共有幾個調整聲響,接著再將轉環旋至中間。至此,相信你已體驗到回彈阻尼對於避震作動的影響了,大約將回彈速度設在比迅速彈回稍慢一點的狀態。將愛車牽到戶外進行路測吧!接著在測試的過程中,一次調整一格回彈阻尼,直到你喜歡的路感。基本上回彈阻尼太快或太慢都不好,但最終還是取決於個人偏好。

注意:在行經岩石、地勢起伏較大的路線可將回彈速度調快一些,而在順暢和緩的林道騎乘,可將回彈速度調慢一些。

壓縮阻尼 (Damping – compression)

壓縮阻尼減緩避震前叉作動時的速度,讓騎乘感覺更舒適及穩定。部分旗艦款的避震前叉,可依據衝擊力道的不同,分為高速壓縮阻尼及低速壓縮阻尼。這種雙模系統可帶來騎乘上的好處,例如騎士在抽車或大腳加速時,低速阻尼就可介入以免發生「巴伯舞」(Bobbing,指因為騎士在踩踏時的身體動作同樣會對避震器施加壓力,而造成避震器隨著踩踏而無意義的作動),而在面對高速衝擊時,透過高速阻尼的介入就可吸收強烈的路面衝刺。

將壓縮阻尼調硬一些,可以降低急煞或踩踏時不必要的作動。同樣的,你可以透過調硬或調軟來改變避震器的調性,至於什麼是合適的壓縮阻尼的軟硬度,最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偏好。

正確設定硬尾車的避震前叉,可為騎士提升操控自信及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