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FSA消息 MTB胎压秘笈 CONOR MACFARLANE-2017赛季回顾 礼轻人意重-MTB骑士的圣诞七礼 24 11月 2017 MTB胎压秘笈 胎压打的好,骑车尽兴又美好。虽然整体来说,胎压不过就是打气这麽简单一回事,但是找到你的专属甜蜜点,却可以大幅优化你的单车表现。通常MTB胎压,维持在22psi(1.5bar)到35psi(2.4bar)之间。後轮的胎压通常会高於前轮,原因很简单,因为骑士的重量大部分由後轮承受,所以需要多一点支撑力。胎压的绝对值由许多变数决定,例如:轮胎种类丶骑乘路况丶骑乘状况丶天气变化等等。但是,其中也包括一些个人偏好:例如世界级高手,在不同的设定下,往往胜负仅有不到一秒的差距。也虽然说他们的设定值不会差别太大,大概也只有几个psi的差异,但是胜负的魔鬼就藏在这些细节里。吃软不吃硬? 大家都以为低胎压就滚动的慢,其实这仅限於平面道路。道理很简单,坚硬的轮胎不会在遇到崎岖不平的路况的时候变形,反而会在这个时候被向上挤压,将原本往前进的力道,在这时候变成被体重与避震器吸收的垂直力道。而这些垂直力道是反作用力,不仅会造成减速,让你的体力消失的更快,更让单车的操控变的困难,因为太高的胎压会减低抓地力。这一切拖你慢下来的变数,都是传统的刻板印象所造成,也就是硬一点比较快的理论,但事实上却是背道而行。在天平的另外一端,若是胎压太低了,例如,低於20ps(1.3bar),轮框比较容易在撞击时损坏,内胎也比较容发生蛇咬。急转弯时轮胎也可能会发生侧向变形。另外,太软的轮胎也会让路感变的拖泥带水而且不稳定。缩小范围 最适调整对长途或是林道骑乘而言,滚动阻力比抓地力重要,因为动力输出需要效率。更何况,你选的轮胎应该以轻量化丶胎皮柔软为优先,所以胎压高一点会相对有利。建议前轮打26-28psi (1.7-1.9 bar),後轮打28-30psi (1.9-2 bar)就足够了。前轮超过30psi还有後轮超过30-32psi (2-2.2 bar),除了在平滑的路面以外,在其馀路况不会有额外的好处,特别是你需要紧急煞车的抓地力时。你偏爱的林道越重口味,爬坡高难度,技术要求也越高的时候,抓地力越是往前推进的要素,理想胎压也需要越低。轮胎的阻力丶速度与操控性若是可以依据路上盘根错节的树根与沙砾谋合,比起相对少量的平路滚动速度的流失,来的更有价值。这个道理在爬坡时也通。配合路面所得到的抓地力,会让你爬的更快更高。这也是雪地车与27.5 吋MTB的成功之道。无内胎系统非常适合用在低胎压的状况,因为减少了发生蛇咬的风险。不过若是你的骑乘风格非常具有侵略性,你的轮胎还是会变形,并且需要跟有内胎系统相同轮组的支援。重度使用者的贴心建议 若是你的体重稍重,轮胎若是没有相对的高胎压(30psi或是更高)的支援,在骑乘时不免会发生转向不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换成更强壮的轮胎,例如编织密度(TPI)更高的轮胎,给您额外的支撑。极有可能您於重度骑乘,或是使用低胎压设定时,会比起骑乘轻量化丶高胎压的轮胎时更快,而且您也会更有信心丶更舒适。